读音为zhēnɡ pìn,汉语词语,意思是征召诸侯聘问。谓朝廷以礼招聘贤才。今亦泛指招聘人员。出自《左传·宣公九年》:“春,王使来徵聘。夏,孟献子聘于周,王以为有礼,厚贿之。”
杨伯峻 注:“徵聘者,示意鲁遣使往周聘问也。”
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及滞纳金时,应当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和方式缴纳,不得拖延税款的缴纳。
对于拖延缴纳税款的行为,税务机关可以依法采取以下措施:责令其限期缴纳;按日加收滞纳金;对暂无法决定行政处罚的拖延缴纳税款的行为,可以处以罚款;对恶意拖欠税款的行为,税务机关可以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
征蓬和归雁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被用来比喻人或事物,具体含义如下:
1. **征蓬**:征蓬通常比喻漂泊、流浪或孤寂无依之人。蓬是一种随风飘荡、无定所的植物,尤其是干枯后蓬松的种子囊,很容易被风吹散,四处飘扬。因此,“征蓬”形象地传达了远离故土、身不由己、孤身远行或内心孤寂的状态。在王维的《使至塞上》中,诗人以“征蓬”自比,表达了自己如同飘零的蓬草,独自出使边塞,内心充满了孤寂与迷茫之情。
2. **归雁**:归雁常常比喻归乡、思归或季节变迁。雁是候鸟,有固定的迁徙习性,春天北归,秋天南飞,因此常被用来象征回家、回归或顺应自然规律。在文学作品中,“归雁”可能指代思乡之情、盼望归隐田园的愿望,或是借雁的迁徙象征时光流转、季节更替。在王维的诗中,“归雁入胡天”与“征蓬出汉塞”形成对比,归雁有目标地回到属于自己的地方,而诗人却如无根的蓬草飘向陌生的边疆,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失意。
综上所述,征蓬常被用来比喻漂泊无定、孤寂无助的人,而归雁则常象征归乡、思归或顺应自然规律的现象。在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两者共同构成诗人对自己处境的生动描绘,传达了身处异域、内心孤独且思归无门的复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