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的,最低保修期限为5年,开发商要承担保修责任。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抵押期间的房屋可以转让,但需要通知抵押权人,并且不得损害抵押权人的权益,转让房屋所得款项用于清偿抵押债权。
受让人注销抵押后,可以办理过户登记。
法律依据:
第二百零九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第四百零六条 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抵押财产转让的,抵押权不受影响。
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
抵押权人能够证明抵押财产转让可能损害抵押权的,可以请求抵押人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
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抢夺他人财物的规定,虽然没有明确具体的条款,但我们可以从整个民法典的立法精神和相关条款中,理解到对于此类行为的基本态度和原则。
首先,民法典是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在财产关系方面,民法典明确规定了财产权的保护原则,即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因此,抢夺他人财物显然违反了这一原则,是对他人财产权的侵犯。
其次,虽然民法典没有直接规定抢夺他人财物的具体法律责任,但我们可以参考其他相关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相关规定。刑法明确规定了抢劫罪、抢夺罪等罪名,对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夺他人财物的行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民法典还规定了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赔偿损失、恢复原状等。因此,即使民法典没有直接规定抢夺他人财物的法律责任,但受害者仍然可以依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要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赔偿其因抢夺行为所遭受的损失。
综上所述,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没有直接规定抢夺他人财物的具体条款,但我们可以从整个民法典的立法精神和相关条款中,理解到对于此类行为的严厉态度和坚决打击的立场。同时,受害者可以依据民法典和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