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北游》出自《庄子》,作者庄子,名周,字子休,一字伯阳,战国中期宋国人。
《孔子北游》全文如下:
孔子北游,遇履巨石之门。虹采接天,行李不至。遂自鼓琴,慷慨弹《履霜》之操。俄而云生沛沛,白雾连接,霜雪纷纷,百草花萎,蔬笋尽黄。履巨石悟言曰:“噫!吾重琴不重车马。琴自致远,足不致千里。弹《履霜》而念父母功德,弹《履霜》而念兄弟情深,父母兄弟皆吾至亲至爱也。吾当弹《履霜》以寄父母兄弟之思。”弹琴者,思亲也;听琴者,思乡也。
以上就是《孔子北游》的全文内容。
有一次,孔子到郯国去,在路上碰到了一个叫程子的人。程子是个博学善辩的人,孔子与他相谈甚欢,两人把车停下来,车盖紧紧地靠在一起,各自坐在车上谈了很久。孔子对程子的才华非常欣赏,回头对子路说:“拿一束帛赠给程子先生!”子路有些不愿意,他认为按照礼节,士人不经过中间人的介绍,君子不应该与他们相交。孔子引用《诗经》中的话,解释说邂逅相遇的知音难得,应该打破常规。
这个故事展现了孔子对于礼节和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他认为,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打破常规,以真诚和善意去结交志同道合的人。同时,他也通过这个故事向子路传授了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和礼节的智慧。
孔子十三贤是指孔子的弟子中,被孔子认为是品行和才能都很好的人。这十三个人分别是:
颜回:字子渊,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也是孔子特别钟爱的学生。颜回的生活简朴,即使生活在贫困的环境中,也能保持乐观的态度。
闵损:字子骞,是孔子的另一个优秀学生,他的品德高尚,以孝著称。
冉耕:字伯牛,同样以德行为名,但因健康原因未能成为孔子的正式弟子。
冉雍:字仲弓,与冉耕同族,具有高尚的品德,孔子认为他可以担任领导职务。
冉求:字子有,与前几位同族,以政事知名1。
宰予:字子我,以口才著称,但有时态度傲慢,孔子对他有所批评。
宓不齐:字子贱,曾任单父宰,有才智且仁爱,被认为是君子。
商瞿:字子木,对《易经》有研究,得到孔子的真传。
樊须:字子迟,曾向孔子请教农业问题,但孔子对其表现并不满意1。
有若:字子有,年龄比孔子稍大,博学强识,喜好古代之道。
公西赤:字子华,擅长礼仪,曾表示愿意为小相。
曾点:字皙,被称为曾参的父亲,因其德行而被孔子称赞。
有子:名字不详,与曾点一同被誉为孔子的得意门生。
这十三位学生都是孔子非常欣赏的,他们不仅在学习上表现出色,在生活中也有着高尚的品质。因此,他们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一部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