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小龙虾的虾蟹怎么取出来
时间:2025-05-12 22:31:14
答案

小龙虾的虾蟹可以通过将龙虾翻转并用手指轻压在腹部找到。然后,将手指轻轻划过腹部,直到虾蟹部分露出。

接着,用手指在虾蟹的头部和身体之间插入,轻轻将虾蟹取出。请务必小心操作,以免伤到龙虾或自己。最后,将取出的虾蟹清洗干净,即可食用了。

小龙虾的生命周期
答案

小龙虾生长周期是18-22个月

在小龙虾的生长周期中,因生长速度较快,一般春季繁殖的虾苗,经2~3个月的饲养,其规格就可以达到6厘米以上,即可捕捞上市,通常在7~8月份开始捕捞。而秋季繁殖的幼虾,经过越冬后,至第二年的6~7月份,其规格可达8厘米以上,长得比较丰满,壳硬肉厚。

小龙虾红体原因及防治方法
答案

(一)应激性红体

发病原因:应激性红体在对虾养殖中比较常见,一般是由于虾子不适应环境而引起的,比如: 恶劣天气导致的环境骤变、水体有毒有害指标升高导致的中毒性应激、换水不当、倒藻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藻中毒等。

判断方法:应激性红体主要表现为触须发红,尾扇尖部发红,以及当虾子在受到药物刺激或者拉网时出现的触须尾扇甚至附肢发红的现象,但是一般这种现象会随着水体盐度、温度等理化指标的逐渐稳定而消失。

(二)病毒性红体

发病原因: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一般在 气温骤变以及水体理化指标严重超标的情况下容易引发。

判断方法:对虾群体常出现环游现象,肝胰脏肿大或变淡红色肌肉容易变浑浊。病虾不吃食或少量吃食,在水面缓慢游动,捞离水后死亡

(三)细菌性红体

发病原因:一般是由于副溶血弧菌感染引起。

判断方法:通常表现为附肢发红,特别是游泳足尤为明显,因此也被称为“红腿病”。

我们了解了三种对虾红体的发病原因,那么针对不同红体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避免盲目用药,浪费人力物力。

二、对虾红体的防治措施

(一)应激性红体

1. 在恶劣天气发生前三天,及时补充藻类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可以搭配EM菌,稳定水质和藻相 。

2. 在恶劣天气前,提前泼洒抗应激VC、幸福100,避免对虾产生应激。

(二)病毒性红体

只有在发病前进行预防,一旦发病,治理已经晚了。

(三)细菌性红体( 主要是由于弧菌感染引起)

1. 日常预防:

定期解毒、消毒杀菌;勤改底,定期改底;保持充足的溶氧;定期补充有益菌。

2. 发病治疗

一旦发病,我们要及时使用 乐畅和活力多,作为精油和酸化剂,乐畅具很强渗透性和穿透性,可以裂解弧菌细胞膜;活力多可以游离出甲酸,小分子有机酸抑制弧菌效果快,强强联合效果更好。配合改底等措施,以保证良好的水体环境。

推荐
© 2025 阿布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