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了。
实现了国家名义上的统一。
“第一次北伐战争”也称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大革命”。
1926年至1927年间,在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共同组织领导下,广东国民革命军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
1926年7月,以蒋介石为总司令的国民革命军约10万人,从广东分三路出师北伐,一路势如破竹,攻克、解放了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及江苏大部,先后击溃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等军队的主力,占领了半个中国。
正当北伐军向前发展的紧要关头,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先后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结果,蒋介石集团窃取了北伐胜利果实,建立了新的军阀统治,轰轰烈烈的北伐革命战争中途而废。
北伐是指中国国共两党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进行的一系列军事行动,旨在推翻北洋政府并统一全国。具体而言,北伐始于1926年,由国共两党共同发起,期间先后进行了一二三、浙东、平汉、广州、湘南、福建等多次战役,涉及南北各地,坚持了长达5年之久,最终在1931年宣告成功。北伐不仅是中国现代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也是中华民族奋发图强、争取独立和自由的重要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