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全面系统的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六、地理学著作
《周易》最早提出了地理的名称
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中外地理的认识
北魏地理学家李道元撰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
明代徐霞客撰写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学巨著,是世界上最早介绍喀斯特地貌的著作
有馅的
最初的馒头是模仿人头形状制作的,这显然不符合日常食用的需求。因此,人们开始尝试将馒头制作成圆形、方形等更便于食用的形状。同时,为了增加口感和营养价值,人们还在馒头中加入了各种馅料,如豆沙、肉馅等。这样一来,馒头就演变成了有馅的包子或无馅的实心馒头等多种形式。
我国古代著名的漕运工程有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全长约1800多公里,连接了黄河、长江、淮河等水系,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京杭大运河则是明代修建的,全长约1800公里,连接了京城和杭州,是中国历史上最长、最大的人工运河。这两项工程的建设和运营,对于促进国家经济的繁荣和交通的便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成为了中国古代工程史上的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