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五大经济特区分别是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1988年4月,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这些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初期设立,目的是为了吸引外资和引导国内经济发展。
它们实行比其他地区更为开放的经济政策和制度,并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服务,以吸引外商投资和促进经济发展。
在这些经济特区的创设初期,由于政策环境相对宽松,资金和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利用与整合,企业发展成果斐然,创造经济奇迹。
这些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被带动和推广于全国,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个经济特区是:深圳经济特区、珠海横琴经济特别合作区、汕头经济特区、厦门经济特区、福州新区。
这些经济特区都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设立的,其主要任务是为了吸引外资投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水平。
经济特区带来的好处包括税收优惠、更加灵活的劳动力市场、以及更广阔的市场范围和更为便捷的商业配套设施。
可以说,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实践和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