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讲解
时间:2025-05-12 23:30:16
答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孟子在论述战争胜负因素时提出的观点,**强调了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

这句话出自《孟子》,孟子认为在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因素中,即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和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人和是最为关键的**。即使拥有有利的天时和地利,如果缺乏人和,即内部的团结和士气,那么这些有利条件也难以发挥作用

具体来说,孟子的这一观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 **人和的重要性**:孟子认为,即使在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都不利的情况下,只要军队内部团结一致,士气高昂,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2. **地利的辅助作用**:地利指的是地形地势等地理条件对作战的有利影响。虽然地利有助于增强防御和进攻的能力,但如果缺乏人和,这些优势也难以发挥出来。

3. **天时的相对性**:天时指的是作战时的气候和季节等自然条件。孟子认为,即便天时有利,但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和和地利支持,这些有利条件也无法保证战争的胜利。

综上所述,孟子的这一观点不仅是对战争胜负的分析,也是对人际关系和社会团结重要性的强调。在现代社会,这一观点同样适用,无论是在商业竞争、社会管理还是国家治理中,人的因素始终是最为关键的。

天时不如地利原文解释
答案

“天时不如地利”出自中国古代兵法著作《吴子》中的“敌疲我舒,天时不如地利”。

这里所说的“天时”指的是时机、形势、环境等外在条件的有利程度。“地利”指战场地形地貌对战局的影响,包括守势方配置险要、据高击下等有利进攻方的地形。

这句话意思是说,与其等待外部环境最完美的时机,不如充分利用现有环境和地利条件的优势。也就是说,地利,战场局势对战局影响更大,比简单等待时机更重要。哪怕时机不足,只要地利够好,仍可取胜。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兵法强调机动灵活、善变和利用地形的思想。不被动等待,而是主动出击,充分运用地利,这往往比等待完美时机更关键。

这句论断在后世也被广为流传,用来比喻只等待时机是不够的,还需要抓住现实条件并善加利用。

天时地利人和的现代引申含义
答案

意思是无论在做任何的事情的时候,都讲究一种环境,只有环境达到饱和的时候,你在做任何的事情的时候,就能够大大的提升成功率

推荐
© 2025 阿布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