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为国画裱框,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选择一款和要装裱的字画对应尺寸的镜框,把内框取下,平放于桌子上。
将已装裱好的画芯平铺在板上,用喷水壶均匀地在裱好的画芯反面(白面)喷上少许水,确保画芯的平整。
把画芯反过来,画面向上,测量周边的均衡距离,以保持上下两边和左右两边一致精确。
用枪钉按压把镜片固定在画的中间。
套上外框。
在外框和内框之间打上特制的U型手动钉,以便牢固。
在画框后上方的外框与内框之间,左右各量适当距离,安装上挂钩即可。
以上步骤完成后,国画就裱框完成了。但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基本的步骤概述,实际操作中可能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同时,裱框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初次尝试时可能需要多加小心。
1.宣纸:国画绘制的基础是宣纸,宣纸质地柔韧、吸水性好,透气性强,适合国画水墨的表现。
2.毛笔:国画的表现手法主要依靠毛笔,毛笔的种类、硬度和毛质的粗细不同,对于不同的绘画效果也有不同的适用性。
3.墨汁:墨汁是国画绘制的主要材料,它是由墨块研磨而成,也可以使用水墨粉或黑色颜料代替。
4.颜料:国画颜料主要是水彩颜料,色彩鲜艳、透明度高,常见的颜料有朱砂红、雄黄、蓝靛等。
5.砚台、硯水:砚台是磨墨的工具,砚台内部有水槽,用来盛放硯水,调节研墨的浓度。
6.其他工具:如纸夹、笔架、扇子等,这些工具可以辅助绘画,使得绘画更加自然、舒适。
国画托底一般指画家在作品下方添加草稿或者标注时间、地点等信息。托底对于国画的收藏价值不一定有明显影响,因为它们多数是为了方便制作和管理,而非影响艺术品品质或审美价值。
对于那些历史人物或重要画家的作品,托底可以提供重要的文献证明和资料参考,更有利于作品的收藏价值。
但是一些非重要画家的作品添加托底,则可能会降低其商业价值,因为托底被认为是一种“杂质”。因此,是否有托底不应该被作为判断国画收藏价值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