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背拳有明拳暗腿之说,拳法要求抬腿不过膝,又有七寸暗腿之说。
活腿八法包括活膝法、活脚法、活胯法、尖腿、横腿、跺子腿、迎门三腿和连环三腿,同时附助练习勾踢、正踢、侧踢、里合、外摆、屈膝摆腿等功法,从而构成了其特有腿功体系。
1.活脚法——此法主要活动脚腕。双手插腰,一足立稳,另一足足尖点地,微屈膝,以点地足的脚尖为中心,从左到右转动,然后反向转动,每组二十次,然后换脚练习。
2.活膝法——并步站立,微屈下蹲,同时双手掌心压于双膝上,以足为力点,以膝划弧,转动膝关节,反复练习。
3.活胯法——双手叉腰,并步站立,起一腿屈膝内勾如踢毽,然后再向外勾,左右两腿交替练习,每组二十次。
4.尖腿——双手叉腰,四六步站好,左腿屈膝做根,右腿同时提膝,绷脚面向正前方弹出。弹踢时意要远,目视前方。每组二十次。
5.横腿法——四六步站好,双手叉腰,左腿屈膝作根,右腿同时提膝勾脚尖,外撇向前踢出,用力踩、跺。目视前方,意要远。每组二十次。
6.迎门三腿——双手叉腰,四六步站好,左腿屈腿作根,起右腿勾脚尖脚外撤用脚里侧向前直踢,然后微收腿向左踢出一腿,脚法不变,内扣勾脚,用外脚面躁击,双脚要交替进行,注意重心稳定。每组二十次。
7.朵子腿——四六步站好,双手攥圆拳,右拳前砸,左拳紧随转体在胸前成十字;同时右腿曲膝,左腿向前,用外脚背跺击,高与胯平;目视跺出腿。每组二十次
8.连环三腿——四六步站好,起右尖腿,同时打出右尖拳,右尖腿下落之同时,转身跺出左跺子腿(如图14),跺子腿落地,同时转身向后撩出右腿,每组二十次。
活步八法是以四六步法为基础,在运动中变成其它步法,再由别的步型变回四六步法,手法配步法变化无常。通背拳中较常用的八种步型、步法有:四六步(虚步)、弓步、马步、挂步、闪步、错步、擦拉步、磨盘步。自古就有“通背名移闪、心意好腾挪”之说,由于读者对虚步、弓步、马步三个步型比较了解,不再赘述。现将其它几种步法介绍给广大朋友。
①挂步——四六步站好,提前腿由前收回向斜上方上一步,后步紧跟向斜上方一步,躲开对手中门正攻,落步后进身至对手两侧,上后腿成四六步法,右前左后、左前右后交替进步。
②闪步——四六步站好,在向前或向右运动时,要求先动前步,然后随后中步,后脚落地时不得超过前步中线,保持四六步。这个步法是二十四式闪步贯耳基本功。
③错步——在向前或向左错动时,要求先动后步带前步,后步向前或左移动时,前步紧随后步向前或向左移动,前脚落步不超过后脚的中线,保持四六桩法。这种步法是错步颠肘的基本功。
④擦拉步——四六步站好后,前脚先向前垫半步,后脚急随向前至前脚的脚根,后步冲前步,前步带后步向前冲,此时前后脚都不离地向前滑行,停下时仍保持好四六步法。这种步法是连珠炮的基本功。
⑤磨盘步——四六步站好后,以前脚掌为中心,后脚可按圆形左右转动,前脚不动为轴,可转体变向,落步仍为四六步。这种步法名为磨转脐不转。
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通背拳腿法是一种中国传统武术,其中的基本功非常注重练习者的内外兼修,通过各种动作的训练来提升练习者的身体素质和武术技能。
其基本功包括站桩功、劈挂功、踏步功、步跟功、行走功等,这些基本功对于学习和掌握通背拳腿法的技巧和能力都非常重要。
在练习通背拳腿法时,一定要认真练习这些基本功,打好基础,才能更好地提升武术水平。
通背拳乃武林上乘拳法,以其刚柔相济、攻防一体而著称。赵文卓为当代通背拳名家,其拳法口诀讲究“心意合一、形神兼备”。赵氏通背拳在传统套路的基础上,融合了赵文卓多年习武心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赵氏通背拳”风格。
其口诀为:“顶天立地,扎根松稳;虚实分明,劲力均匀;开合有度,攻守兼备;刚柔并济,刚中寓柔;以心行拳,以意引气;心拳合一,气力合一;身法灵动,步法稳健;出拳果断,收拳迅速;攻敌要害,一招制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