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前两段是文言文中的经典篇章,背诵时可以结合其意义和韵律来记忆。首先,理解诸葛亮在文中表达的对刘备的忠诚和对国家的担忧;
其次,注意文中的对仗和排比句式,这有助于把握文章的节奏和韵律;最后,尝试将文章分段,逐句背诵,再将各段连接起来。通过这样的方法,相信你能更轻松地背诵《出师表》的前两段。
初中,《出师表》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教科书。
三国时期(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
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全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多以四字句行文。
出师表为唐代名将诸葛亮写给刘备的一封辞职信,全文共1200字左右,包含14个篇章,通过反复思考、深入推敲、简练明了的表述,将自己的请求以及对事业、对民族、对国家的忠诚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而长歌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全诗497个字,叙述主人公送别知己、落寞情怀,充满唯美情感色彩。虽然出师表与长歌行同属于唐代文学,但出师表重在表述思想、政治和战略等方面,语言具有严肃而古朴的特点,长歌行则是写春晚季节中幽怨落寞的情感体验,语言略显柔美。因此,出师表更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