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一年级下册数学几十添几等于一百
时间:2025-05-12 20:26:32
答案

在一年级下册的数学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有趣的题目。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关于“几十添几等于一百”的。这个问题其实是在考察我们对于100这个数字的组成理解。

首先,我们知道100是由1个百组成的,也就是说,它是由10个十组成的。那么,如果我们已经有90(也就是9个十),那么再添上1个十,就是10个十,也就是100了。

所以,答案是:九十添十等于一百。这个问题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了100的组成,还让我们对十进制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年级下册数学写出三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答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维度和属性,将数学知识进行多种分类。以下是三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按照数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类。例如,将基础的加减法运算归为简单类别,而将涉及进位、借位等复杂操作的加减法归为较难类别。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进度和难度。

其次,我们可以根据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进行分类。比如,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购物计算、时间管理等归为实用类别,而将一些纯理论性的数学概念如数的认识等归为理论类别。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价值。

最后,我们还可以根据数学知识的关联性进行分类。例如,将加减法、乘除法等运算方法归为运算类别,而将图形认识、空间观念等归为几何类别。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数学知识体系,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通过以上三种分类方法,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一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一年级下册数学前四单元知识点
答案

第一部分 数与代数部分

一、复习内容: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四单元(100以内的数的认识)

二、数的概念(100以内数的认识)

1、数位: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2、认识计数单位:个位的计数单位是“一(个)”,十位的计数单位是“十”,百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3、100以内数的组成: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几就是几个十,个位上是几就是几个一。(如:68,个位上的数是8,表示8个一;十位上的数是6,表示6个十)

例:5个十和8个一是( 58 )

5个一和4个十是( 45 )

76里面有(7 )个十和(6 )个一

89里面有( 9)个一和( 8)个十

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是4,个位上的数是5,这个数是(45)

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4,十位上的数是7,这个数是( 74 )

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4,个位数比十位数多5,这个数是( 49 )

4、100以内数的读法:读数时,从高位读起,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读数用语文字书写,如34,读作:三十四)

5、100以内数的写法:写数时,从高位写起,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除最高数位外,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用0来占位。(写数用数字书写,如二十七,写作:27)

6、数的顺序:1个1个数,2个2个数,5个5个数,10个10个数,

正着数,倒着数,先找出规律再填数。

如:78 、76 、74、72、70 、68

(方法:先看两个相邻的数字,确定规律为2个2个倒着数,再填数)

7、一个数的前面一个数指比它小1的数,一个数后面一个数指比它大1的数。(如:60前面一个数是59,后面一个数是61.)

8、37和42之间的数有( 4 )个。(不包括37和42)

从37到42有( 6 )个数。(包括37和42)

9、47往后数5个数:48、49、50、51、52

从47开始往后数5个数:47、48、49、50、51

47后面第5个数:52

从47开始往后数第5个数:51

8、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9、用估测法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根据情境信息中的数据,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和“少得多”这样的语言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三、数的计算方法

1、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20以内退位减法):十几减几的计算可以用“想加算减法”计算;也可以用“破十法”计算,把被减数分成10和个位上的数,计算时,先算10减几,再用得数加个位上的数,就是差;还可以用“连续减”的方法,就是把减数分成和被减数个位上的数相同的一个数和另一个数,用被减数减去这两个数,就可求出差。(熟记课本P23 退位减法表 ,易错题:14-5=9 15-4=11 个位不够减时才要退位)

2、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如60+7=67 7+60=67 67-7=60(易错题:7+60=67 有的学生会算成76)

四、解决问题

(方法:先找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看问题求的是什么数,再列式,写单位。)

1、求总数,用加法。

2、求部分数,用减法。

3、求够不够的问题,先列式求总数,再比较大小,最后写答。

(如课本P43 第6题:40+3=43(个) 43<45 答:够。)

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方法:用较大的数减较小的数。

5、提出数学问题:(如课本P22 第7题)

可以提出如下几个问题:

一共有几只鸭子?9+4=13(只)

黄色鸭子有几只?13-4=9(只)

灰色鸭子有几只?13-9=4(只)

02

第二部空间与图形

一、复习内容:

第一单元(位置)、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

二、位置

1、认识上、下。

(1)确定上、下的标准:上是指位置在高处,跟下相对;下是指位置在低处,跟上相对。

(2)判断上下位置关系的方法:以参照物为目标,来确定所描述的物体是在参照物的上面,还是在参照物的下面。

2、认识前、后。

(1)确定前、后的标准:一般是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

(2)判断前、后位置关系的方法:以参照物为目标,在参照物面对的方向是前,在参照物背对的方向是后。

(3)比赛的前后:离终点越近的为前面,离终点越远的为后面。

3、认识左、右。

(1)确定左、右的标准:与左手对应的一面是左,与右手对应的一面是右。

(2)判断左、右位置关系的方法:判断左右要注意以谁为标准。

以谁为标准,一般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为了便于说明我们把观察的对象按属性进行分类。

推荐
© 2025 阿布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