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平南越,始置海丰县,陆丰属东官郡海丰县。唐武德五年(66年),从海丰县划出东部地区建立安陆县(即后来的陆丰县),县治在今市辖之大安镇陆军环珠寨。唐贞观元年(627年),安陆并入海丰县。清雍正九年(1731年),析海丰县属坊廓、石帆、吉康三都置陆丰县,县治东海溶旧墟寨(今东海镇旧墟),隶属惠州府。民国初期属潮循道,后属东江行政专员公署、东江善后委员公署、东江绥靖公署、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抗日战争胜利后,属第一区专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隶属东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3年,改属粤东区行政专员公署。1958年属汕头专员公署。1983年又改属惠阳地区。1988年划惠阳地区海丰、陆丰两县设汕尾市,陆丰隶属汕尾市。1988年析陆丰县的河口、河田、东坑、水唇、新田、螺溪、上护、南万8个乡镇和吉溪林场设立陆河县。1995年1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陆丰县,设立陆丰市,以原陆丰县的行政区域为陆丰市的行政区域。
1992年12月,桥冲、西南、碣北、上英、甲西5个乡建制改为镇建制。1994年经省政府批准改原湖陂农场为星都经济开发试验区(副处级),并析陆丰之华侨农场置汕尾市华侨管理区(县级)。
1995年从博美镇压析出军湖、内湖等6个管区置内湖镇。1996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撤销碣北镇并入碣石镇,同时成立碣石经济技术试验区(副处级)。1997年4月从城东镇析出后坎、浮州等8个管区置河东镇。截至1998年,陆丰市有23个镇(场、区),282个农村管理区,39个居民管理区,1106自然村。
?年,陆丰市辖20个镇:东海镇、甲子镇、碣石镇、湖东镇、大安镇、博美镇、内湖镇、南塘镇、陂洋镇、八万镇、金厢镇、潭西镇、甲东镇、河西镇、城东镇、上英镇、桥冲镇、甲西镇、西南镇、河东镇,45个居委会、298个村委会。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陆丰市总人口1164767人,其中:东海镇142429人,甲子镇94211人,碣石镇184767人,湖东镇56917人,大安镇39442人,博美镇46813人,内湖镇19800人,南塘镇84836人,陂洋镇29947人,八万镇17431人,金厢镇32810人,潭西镇48029人,甲东镇58607人,河西镇27132人,城东镇59110人,河东镇24277人,上英镇18563人,桥冲镇39338人,甲西镇80232人,西南镇23458人,铜锣湖农场15256人,星都经济试验区7422人,华侨管理区13940人。
2002年,陆丰市辖东海、大安、城东、八万、陂洋、博美、南塘、甲子、甲东、湖东、碣石、金厢、潭西、河西、桥冲、甲西、上英、西南、内湖、河东20个镇,280个村委会、47个居委会。
2005年5月,陆丰市辖东海、城东、河西3个街道和大安、八万、陂洋、博美、南塘、甲子、甲东、湖东、碣石、金厢、潭西、桥冲、甲西、上英、西南、内湖、河东17个镇,280个村委会、47个居委会。
2008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1927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262人。2009年末,陆丰市面积1777.08平方千米(其中市直辖单位面积155.08平方千米,星都区32平方千米,华侨管理区32平方千米),辖3个街道、17个镇,50个社区、283个行政村。市政府驻东海街道。
陆丰南站可以通到深圳北站,陆丰南站是高铁站,深圳北站也是高铁站,陆丰南站到深圳北站乘坐高铁只需要一个多小时。陆丰南站与深圳北站都是深汕高铁的高铁站点,有很多高铁列车可以直达,而且需要的时间比较短,快的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
陆丰市,位于广东省粤东沿海碣石湾畔,历史悠久。根据搜索结果,其历史演变过程大致如下:
1. 唐武德五年(624年),从海丰县划出东部地区建立安陆县。
2. 解放后,1949年10月1日后,大坪后溪乡划归普宁县辖治外,陆丰县仍以旧三都为基础。
3. 1965年,揭阳县析置揭西县时,原属陆丰县的五云、上砂、下砂划归碣西县辖区。
4. 1988年1月7日,原属陆丰县的河口、新田、上护、河田、东坑、水唇、南万、螺溪及吉溪林场,国务院批准设置陆河县,县城设河田镇。同年3月29日,陆河县正式宣告成立。陆丰县辖区属大坪外旧坊廓都、石帆都范围。
以上是陆丰市的历史演变过程,但具体的历史事件和细节可能需要参考更详细的历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