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味王、鲜味宝、特鲜一号、加倍味精等都可以提鲜,但是大部分调料都是不耐高温的,时间长了鲜度会不同程度的流失,请注意操作细节。
正常使用味精和鸡精鲜度就够用了,味道过于鲜会影响其它味道。
另外在汤中适量添加鸡架或在底料中添加鸡油也可以提鲜。
底料原料:
牛油 30 斤,糍粑辣椒 10 斤,郫县豆瓣 3 斤,老姜 2 斤,白酒 2 斤,八角、桂皮、丁香、灵草、白豆蔻、小茴香各 3 两、山萘、草果、砂仁各 2 两。
三、汤料原料:
底料 0.5 斤,老油 4 斤,鸡精 100 克,干辣椒 50 克,花椒 50 克,白汁汤料 2.4 斤,醪糟 50 克。
四、荤菜:
兔腰 50 克 毛肚 50 克 鳝鱼 50 克 猪环喉 50 克 午餐肉 50 克 鸭肠 30 克
五、素菜:
藕片 80 克 莴笋 80 克 冬瓜 50 克 香菌 50 克 豆腐干 50 克 白菜 80 克 花菜 50 克 青菜头 80 克
六、底料制作:
将牛油放入锅中烧至七成热,下入郫县豆瓣、糍粑辣椒和老姜煸炒出香后放入其它原料小火炒 2 小时即可作底料使用。
七、汤料制作:
将老油放入锅中烧至七成热,放入干辣椒、花椒、底料煸炒出香,放入白汁汤料、醪糟、鸡精大火烧开即可。
麻辣烫是起源于四川乐山牛华镇的传统特色小吃,麻辣火锅也是吸收了麻辣烫的优点改良而来,是川渝地区最有特色也最能代表川味的一种饮食。
麻辣烫最初是船工和纤夫创造了麻辣烫这种简便易行而又独特的吃法。
从成都到三峡的川江流域,由于水流湍急,纤夫成了必不可少的风景,他们在拉纤之余,在江边垒起石块,支起瓦罐,捡拾一些树枝作干柴生火,舀几瓢江水,一切都就地取材,有菜放菜,没菜就拔些野菜充数,再放入海椒、花椒等调料,涮而食之,既可果腹,又可驱寒、?湿。
这种吃法因其简便易行很快便在江边流传开来。
后来,码头上的小贩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便将菜品和炉具加以改造,置于挑担两头,边走边吆喝,江边、桥头卖劳力的百姓便围着担子成了常客。
如今,麻辣烫也渐渐从江边走到了岸上。
这就是麻辣烫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