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给,亦称“罢市”,为汉代地方监察官员负责纠正当地郡县官吏治理之弊害的制度。汉武帝时期,刺史部所辖郡国多有不治,于是刺史得“省诸禁令,诸禁令能相备以经郡国及除故输官者,无所关其令丞御史”。
这即罢官给假之制,简而言之,即郡县长吏治理有弊害而无法自矫者,刺史得罢官之权。
此制原为刺史监察郡县而设,以纠正其治理之弊害。
后来刺史虽改为州牧,但此制仍继续存在,不过罢官之权逐渐转移到太守与县令手中。
这个是一般是口语化的,般用于词语最后的妥协语气说的,就是好吧可以的意思,不要因为一件事情一直很努力,但是最终没有得到,所以说罢了,就是说不想再继续下去了的意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提出,在汉武帝时开始推行。《董仲舒传》中记载了董仲舒提议的原话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在《武帝纪赞》中,记载了汉武帝的做法是“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该思想,已非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原貌。而是掺杂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兼容”与“发展”特性,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