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诗:
两肉齐道行,头上戴横骨。
行至凼土头,峍起相唐突。
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
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
释义:
两头牛各自有各自的本领,但走到池塘边的时候,突然发生争斗。一段时间后一只不敌另一只,最终掉入土窟。输的一方因为力气太小,赢的一方饱含情谊,明明没有竭尽所能,为什么把它杀害了?
曹昂:字子脩,沛国谯县人。曹操的长子,刘氏所生,但生母早亡是以由正室丁氏抚养大。聪明且性情刚胆谦和,为曹操所喜爱,二十岁时即举孝廉。建安二年随曹操出征张绣,因张绣突然袭击,曹昂为救曹操负责断後,与大将典韦一同战死於宛城。魏文帝黄初二年,追封谥号丰悼公,黄初五年又进一步追封为丰悼王。太和三年改谥号丰愍王。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
从前,有两头牛一路同行。它们都有“牛角”,各自也都有强大的本领。当它们走到一个水塘旁边的时候,周围的情势突然发生了变化。两只牛在一个悬崖边上,争斗了起来。这两头牛的性格都很刚强,互相不肯退让,打了一会儿,其中一只牛就掉下了土窟。
失败者之所以会失败,不是因为他力不如人。而是因为他对另外一只牛,心中还包含着满满的情意,因此他没有竭尽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