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口算最简单的算法是加法和减法。加法是将两个数相加,可以用数轴、竖式或者逐位相加的方法来计算。
减法是将一个数从另一个数中减去,可以用数轴、竖式或者逐位相减的方法来计算。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会了加减法,就可以进行简单的口算计算,如加减法口算算术题、乘法口诀口算等,这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口算能力。同时,家长和老师还应该鼓励孩子进行口算练习,让孩子体验到口算计算的乐趣和快感。
1
加法凑整,几个数相加,如果有几个数相加能凑成整十的数,可以调换加数的位置,再把几个数相加。
2
减法凑整,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如果减数的和能凑成整十的数,可以把减数先加后再减。
3
熟记常用数据,熟记1到20各自然数的平方数,可以有效提高做计算题的速度。
4
多练习口算题,每天坚持做一些口算题。
5
掌握速算法则:如:(1)“破十法”:当个位不够减时,就用10与另一个加数先凑成十,然后再从十位上退回1.例如:9-6=?9-6=3,因为6+4=10,所以9-6=9-4-2=5-2=3.(2)“平十法”:当个位不够减时,就用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数字与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字合起来再减.例如:8-7=?8-7=1,因为7+1=8,所以8-7=8-1=7.(3)“借十法”:当被减数的个位不够减时,就用10与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字合起来再减.例如:7-5=?7-5=2,因为5+2=7,所以7-5=7-2=5.(4)“补救法”:在计算过程中不小心将进位的“l”写成了“0”,或将退位的“0”写成了“l”,这时要进行补救.补救的方法是:在原来的竖式中加上一个相同的错误符号;或者在错误的地方划上横线;或者在错误的地方打上小叉子;或者在错误的地方画一个小圆圈等。
《小学生小古文100课》最好
《小学生小古文100课》,分上下两册。难度由浅入深。上册选用了大量民国课本中的内容,还有一些大家熟知的成语、寓言故事的古文版本,孩子读起来不会觉得很难。还有些让孩子看着捧腹大笑的文章。下册还有几篇鬼故事,孩子看得简直废寝忘食。这样孩子渐渐地发现小古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对古文的引导就成功了一半。
上册1-30课都有注音,后面70课无注音,只有每篇极个别字有注音。上册中大部分文章都没有释义和文章翻译,只有几个字词有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