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尖倾斜2.34米,塔身最大倾斜度为3度59分,虎丘斜塔也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
虎丘斜塔,塔高47米,八角七层,青砖造就,此塔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落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这座江南最古老的大型砖塔在建造时地基就有局部沉降,以后历次修葺,并没有控制住塔身倾斜。
3度59分。
虎丘塔,又名云岩寺塔,位于苏州市虎丘山上,有“先见虎丘塔,后见苏州城”之说。据介绍;虎丘塔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落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塔七级八面,内外两层枋柱半拱,砖身木檐,是10世纪长江流域砖塔的代表作。由于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灾,故顶部的木檐均遭毁坏,现塔身高47.5米。1956年在塔内发现大量文物,其中有越窑、莲花石龟等罕见的艺术珍品,虎丘塔是座斜塔,塔尖斜2.34米,塔身斜3度59分,斜而不倒的。
如今的虎丘塔即为钱氏创建于五代末后周显德年间(945年至959年),成于北宋初年(961年)。
虎丘塔是一座斜塔,向北东方向倾斜。导致倾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塔基的不均匀沉降所致。虎丘塔斜而不倒,雄伟古朴,屹立千年,是中国著名斜塔之一,也被称为“东方的比萨斜塔”。虎丘塔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宝塔。1957年,在虎丘塔二至四层的维修工程中,大量唐末至五代吴越国时的文物重绽光彩,精细的佛经、佛像,精美的瓷器、铜器,还有织锦、绘画等等,无一不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显示了当时高度的生产水平和物质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