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月具体指农历五月,即一年中第五个月,为仲夏之月。从二十四节气来看,农历五月已走到夏季的中间,所以称五月为“仲夏”、“中夏”。最主要的节日是五月初五端午节。别称有恶月、天中、小刑、蕤宾、建午、蒲节。
农历五月别称:恶月:我国北方一些地方民俗认为农历五月为毒月。出于对入夏以后自然与生态所产生的各种巨大变化,人们心理上有诸多的恐惧,从而产生了“掩身,毋躁,止生色”等诸多禁忌。
以下是几首描绘夏月的诗:
《早夏月夜问王开》唐·刘商
清风首夏夜犹寒,嫩笋侵阶竹数竿。
君向苏台长见月,不知何事此中看。
《奉和鲁望药名离合夏月即事三首》唐·皮日休
季春人病抛芳杜,仲夏溪波绕坏垣。
衣典浊醪身倚桂,心中无事到云昏。
数曲急溪冲细竹,叶舟来往尽能通。
草香石冷无辞远,志在天台一遇中。
桂叶似茸含露紫,葛花如绶蘸溪黄。
连云更入幽深地,骨录闲携相猎郎。
《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唐·王昌龄
土德三元正,尧心万国同。
汾阴备冬礼,长乐应和风。
赐庆垂天泽,流欢旧渚宫。
楼台生海上,箫鼓出天中。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夏” 字共有 10 画,笔画顺序为: 横、撇、竖、横折、横、横、横、撇、横撇/横钩、捺
常用释义
1.
名一年四季的第二季。我国习惯指立夏到立秋的三个月,也指农历四月至六月。
例词
冬暖夏凉夏令夏收夏装消夏
2.
名朝代名(约公元前2070-前1600年),相传为禹所建。
例词
夏历
3.
名指中国。
例词
华夏
4.
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