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越窑瓷器底足的特点主要有两个。
首先是底足胎质坚实,采用釉下青花或胭脂红料用笔刷手绘,纹饰多变,可以看出匠师在制作中的巧思和艺术水平。
其次是底足外围常留有一圈极细的外棱,称为“外棱足”,这种底足不仅容易掌握器物的重量和平衡,而且在烧制过程中可以减少底部的变形,提高器物的稳定性。因此,元代越窑瓷器的底足不仅具有实用性和美观性,还体现了艺术家们的精湛技艺和对实用性的高度关注。
《早春》
【元】赵雍
高卷珠帘日渐长,梅花庭院雪飘香。
闲倚阑干看新柳,不知谁为染鹅黄。
译文
高高的珠帘卷起东风,白天时间渐渐变长;早春的庭院深深,梅花如雪一般,香气扑鼻。
“我”怀着一份闲情,倚着阑干,远远看着新发芽的柳枝。心想,不知道是谁,为柳叶染上了一层美丽的鹅黄色。
注释
鹅黄:是指淡黄色,是鹅嘴的颜色,也像小鹅绒毛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