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元灭亡的标志是**1635年蒙古末代汗林丹汗之子额哲投降后金**。
北元是指元朝在中国本土的统治结束后,其宗室和残余势力在蒙古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继续存在的政权。虽然北元在史学上的具体范围存在争议,但普遍认为它的存续时期与明朝相仿,即从1368年元朝在中原的统治结束开始,直到1635年林丹汗之子额哲投降后金为止。
此外,在北元的历史中,还有一些重要的事件标志着其衰落和灭亡的过程。例如,脱古思帖木儿在土剌河被将领也速迭儿杀死,也速迭儿随后自立为汗,这一事件也是北元灭亡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转折点。
不是
北元灭亡原因:
1、贵族生活糜烂,吏治腐败,政府信用破产,土地兼并严重;
2、不平等的民族等级制度,以及对人民压迫欺凌严重;
3、财政赤字高居不下,赋税过重,外加自然灾害严重;
4、管理者不注重学习,只会用武力打江山。
元朝建立的疆域空前广阔,北至北海、东到日本海,西藏和台湾第一次被纳入中国版图。元朝实行一省制,在中央设中书省,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处理政务。造成了宰相专权和内乱频发。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我国行省制度之先河。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繁荣。其间出现了元曲和散曲等文化形式。其整体生产力不如宋朝,后期因统治腐败和民族压迫,导致农民起义,1368年明军攻占大都,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元政权退居漠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位建国鞑靼,北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