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冰冻
我们都习惯去市场买活鸡,现场宰杀回家就炖鸡汤,恨不能中间不耽搁分秒。实际上这是不对的。鲜鸡买回来后,应先放冰箱冷冻室冰冻3~4个小时再取出解冻炖汤。这跟排酸肉的原理是相同的,动物骤然被杀,体内会自然释放多种毒素,而且刚宰杀的热肉细菌繁殖迅速。冷冻既杀菌,也让肉从“僵直期”过渡“腐败期”到“成熟期”,这时的肉质最好,再来煲鸡汤明显香嫩。
2:淘米水浸泡
煲鸡汤前,可以把洗干净的鸡,放入淘洗大米的水中浸泡十几分钟。这样一来可以去除鸡皮上的异味,二来又可以让鸡肉变得更鲜嫩。利用了最简单易得的材料,却可以收到非凡的效果。
3:飞水
所谓飞水,就是把鸡、冷水、姜片,一起放到灶上,点火煮到沸的过程。通过飞水不仅可以去掉鸡的生腥味,也是一次彻底清洁的过程,还能使成汤清亮不混浊,鲜香无异味。
4:冲冷水定型
飞水处理好的鸡,应迅速捞出,在冷水下冲洗干净。这样一方面可以冲掉飞水时,鸡身上附着的一些浮沫,二来还可以使鸡汤在煮的过程,肉不容易散烂、保持皮跟肉的完整性。
6:水“生”火热
煲鸡汤宜冷水下锅,而且水要一次加足,切忌中途随意添加水。让原料随水温的慢慢升高而充分释放营养与香味。炖鸡汤应先大火约10分钟,打开盖子,在沸腾的状态下,撇去表面的浮沫,这样将来的鸡汤才会洁白清澈,没任何杂质。撇好浮沫后,再转文火,再就不要随便揭盖了,“跑气”了的汤就没了原汁原味。
7:最后放盐
放盐的时间在某种意义上能主宰鸡汤的口味。不管是有的人说下锅时就放盐,还是半熟时放,都不对。盐煮长了会与鸡肉发生化学反应,鸡肉里的蛋白质被锁定,汤味淡,肉也炖不烂。盐和别的调味品一定要在鸡汤已炖好时放。放盐后转大火10分钟再停火,中途不揭盖,不光味道全进去了,而且鸡汤鲜味更浓。注意,放盐进去后不要搅拌,那会留下一股生盐味。
鸡汤具有丰富的营养,能够补充身体能量。
鸡汤喝多了易造成上火、指标超标等弊端。
鸡汤内所含的营养物质,是从鸡油、鸡皮、鸡肉和鸡骨内溶解出的少量水溶性的小分子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等。
鸡汤里所含的蛋白质约为鸡肉的百分之七,且鸡汤里的鸡油属于饱和脂肪酸,鸡汤喝多了会造成营养不均衡,不利于身体健康。
注意事项:具有胃酸过多、胆道疾病、高血压症、高血脂症、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人群不易多喝鸡汤。
要炖一锅好喝又营养的鸡汤,首先要选用新鲜的鸡肉和高品质的配料。将鸡肉洗净后,加入生姜、葱、枸杞等中药材和蔬菜,加水炖煮数小时。可以适量加入盐和胡椒粉调味,不过不要加入过多的调味料,以保持原汁原味的鸡汤口感。
此外,炖鸡汤的火候也很关键,要用中火缓慢炖煮,避免过早开锅或过度煮沸。这样炖出的鸡汤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和各种营养素,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