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寒食书事诗意讲解
时间:2025-05-13 03:30:24
答案

寒食书事是中国古代传统节日寒食节的重要习俗之一。这一习俗源于先秦时期,在后世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展。寒食书事包含以下几方面诗意:

1. 纪念先烈

寒食节源于祭祀先祖的传统,书写寒食诗词是为了怀念逝者,表达对先烈的敬意与缅怀。诗中常出现"寒食"、"芳灵"、"香烟"等字眼,营造肃穆悲怀的氛围

2. 抒发思念

在寒食节这一家国同哀的日子里,书写诗歌是抒发对亲人、故人的深切思念的重要方式。诗人通过婉转动人的语言,表达内心的相思和眷念之情。

3. 展现节日情怀

寒食书事也是对这一中国传统节日本身的诗化抒怀。诗人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寒食节的习俗活动,如烧纸、扫墓、遊艺等,传达出节日的庄重祥和。

4. 酝酿人生感悟

寒食节所涉及的生死、离合等人生大题,也成为诗人创作的源泉。诗歌往往包含对生命意义、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综上所述,寒食书事承载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蕴含着悼亡、追思、节日祝祭等丰富的诗意内涵,是中国诗歌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寒食东风御柳斜全文
答案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出自唐代韩翃的《寒食》

译文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注释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赏析此句描写春日长安城花开柳拂的景色,飞花柳絮,一派春意浓郁的暮春景象。“斜”字用得生动巧妙,写出了柳枝摇曳的姿态

寒食其一唐李山甫解析
答案

寒食二首(其一)

唐-李山甫

柳带东风一向斜,春阴澹澹蔽人家。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万井楼台疑绣画,九原珠翠似烟霞。

年年今日谁相问,独卧长安泣岁华。

译文:

东风虽至,但天气依然 寒冷。雨滴稀疏、落花飘零,楼台莽原如在画 中。但身世飘零的诗人,只身长安一年又一年, 虚度年华。诗人感慨此处不禁痛哭一场。诗人 描绘出美丽的春景,“柳、雨、花、万井楼 台”,春天已至,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美好。

解析

诗人又独出心裁,用“三点两点”“十枝五枝” 描绘出了春天雨滴的稀稀落落和花儿遍地、欣 欣向荣的景象。但诗人此举却是在以乐景衬哀 情,末句笔峰一转:“每年都是这样,谁人相 问?”一语道出诗人想建功立业却不能成的悲 痛之情,

如此之下,诗人只能独自默默流下眼 泪。而本诗最吸引人的地方也莫过于此吧。此时的诗人,本应为这样的美时美景所感染,却没有这份闲情,联想到自己坚守高洁品格而不得,却又不甘落入尘世的空虚,无聊,诗人只能将满腔抱负,随酒化入愁肠。全诗以乐景衬哀情,尾联将久郁心间的不快喷薄而发,令人叹息

推荐
© 2025 阿布百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