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金田到南京进军路线:金田、永安、桂林、全州、长沙、武昌、九江、湖口、安庆、南京。
2. 北伐进军路线:扬州、毫州、怀庆、平阳、临洺关、静海、连镇、冯官屯。
3. 西征进军路线:南京、安庆、南昌、九江。分两支,一支再往安庆、庐州;另一支往武昌、长沙。
太平天国运动在发展过程中,为了打破清军的包围,进行了北伐和西征。北伐目的是将清军的包围南京的兵力吸引走,减轻南京的压力,但最终北伐军在黄河岸边全军覆没。西征目的是吸引清军西调,减轻南京的压力,扩张地盘,但最终在湖南被曾国藩的湘军击败,退回南京。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1.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加紧搜刮人民,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也乘机勒索百姓;
3.自然灾害严重,1846年至1850年,两广地区本来就地瘠民穷再加上水、旱、虫等天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4.鸦片的输入,导致满清白银大量外流,劳动力日益衰竭,人民生活更加困苦艰难。
二、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
1.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南方兴起而波及全中国的农民战争,也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农民战争;
2.其是一场具有开创性的农民起义,它在新的时代,有新的特点和水平还开创了中国农民战争不少先例,例如中国农民起义第一次遭到中外势力共同镇压、利用西方宗教发动起义、反对
政策<<起义初期:太平军由广西进入湖南,攻下湖北武昌后沿江而下,经过江西九江,安徽安庆。
定都南京:最终攻克江宁府(南京),定为都城,改称天京。
北伐:北伐军由林凤祥和李开芳率领,一路打到天津附近,最终陷入重围,在黄河岸边全军覆没。
西征:西征军由石达开率领在湖南被曾国藩的湘军击败,最终经过江西退回南京。
内乱:1856年3月,西征部队石达开奉命率主力回救南京,随后攻破江北大营与江南大营,南京的威胁基本解除。但随后杨秀清及其部属数万人被韦昌辉残杀,韦昌辉随后被洪秀全处死,石达开负气出走。
东征:1858年初,清军重建江南、江北大营,再次围攻南京。随后李秀成攻破江南、江北大营,随后东征攻下苏州,杭州及浙江大部地区,在上海附近与李鸿章淮军形成对峙。
失败:1863年,曾国藩的湘军由从安徽方向进攻,李鸿章淮军从上海反攻,左宗棠从江西攻入浙江,太平军节节败退。最终在1864年7月19日,湘军攻入南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