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法如下
1.清除过多的池塘淤泥。
在每个生产周期(一般在3~4年)后,利用冬春干旱无雨季节坚持清除,为了保持鱼塘的肥度和水质相对稳定,可保留20厘米深的池塘淤泥。
2.让池底彻底曝晒和冰冻。
在冬季经过清淤的鱼塘,可利用空闲的时间,将池塘排干水,让池底彻底风吹、日晒、冰冻,经阳光照射和风化后,塘底少量淤泥变得比较干燥、疏松,同时又可杀死所有的病原体和寄生虫卵,改善池塘生态环境,提高池塘肥力,为翌年春季放养取得高产丰收打下优良的基础。
3.施放生石灰。
池塘内每667平方米(1亩)施放生石灰100公斤,不但可以杀灭潜在和繁生于淤泥中的鱼类寄生虫卵、病原体等,而且可以提高pH值、澄清池水。
另外,生石灰遇水后变成氢氧化钙,又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碳酸钙能使淤泥变成疏松的结构,改善池底的通气条件,加速细菌对有机质的分解。
4.养鱼与种植农作物轮作。
如果干旱缺水,干塘期较长,可以把养鱼和种植农作物结合起来进行轮作。
这样可以使淤泥更充分地干透,靠陆生作物发达的根系使土地疏松,有利于有机物的矿化分解,更好地改良池底。
另外,生长的青绿作物也可以作为池塘的优良绿肥,也就是雨水期灌水入塘淹清沤肥,及时放养种苗,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和高产增收。
鱼儿掉鳞一般有两种原因,一种是物理原因,比如和别的鱼打架导致的,或者蹭到缸壁和石头上导致的,这种情况只要治伤就可以了,在掉鳞的地方涂抹高锰酸钾,然后放回缸中,隔一天换一次水即可。
另一种就是疾病原因,通常是松鳞病,需要用黄粉兑水后制成溶液,将鱼儿浸泡10分钟即可。
鱼烂尾烂身可以使用呋喃西林治疗。呋喃西林也叫黄粉,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药物,很多时候都可以使用,属于比较万能的鱼药。
它的主要作用是杀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药物的用量也有讲究,如果过量的话,水体会发黄,同时还有可能造成咬坏,破坏鱼缸内的生态环境,对后续的饲养也很不利。